“基层女公务员”真的那么惨吗?

时间:2015-5-5    作者:晨曦    分类:


“基层女公务员”真的那么惨吗?

整个镇政府养着30多个人,就我年纪最小,成天被他们当奴隶使唤。早上起得最早,烧开水,打扫各个办公室的卫生,然后接听电话,通知会议,复印材料,做会议记录,管理公共财产等等。晚上睡得最迟,要去完成领导布置的新闻稿和总结类的文章,全是歌功颂德……

而我呢,每个月的工资不到1500,还要扣除餐费、报刊费,以及上面按定价摊派下来的各种书籍的费用。

说这些话的,据称是一名叫“隽儿”的基层女公

务员。但笔者仔细阅读完这篇文章后,发现内容漏洞百出,简直就是“满纸荒唐言”,我甚至怀疑“隽儿”是否真的存在。笔者以常识对该新闻内容进行逐条驳斥:

比如“隽儿”自称每个月的工资不到1500。我想问问该文作者以及编辑们,如今中国的公务员,有这个工资标准吗?如果有,请指出具体地方。“扣除报刊费”也是不知所云。而更为蹊跷的是“去参加各种培训学习,单位只给报销培训费,连餐费和路费都得自己掏”。因为大家都知道,当今只要与“公”字稍微沾点边,因公接受培训不可能不报销路费的。稍有常识的人,一眼就能判断出这不符合逻辑。当然,如果“隽儿”参加的培训是自发的,或未经组织批准,不给报销培训费那是理所当然,有什么好抱怨的?


再比如“隽儿”出生在一个山区县城,离乡镇仅“一步之遥”,对农村情况事先应该有着相当的了解,而且其父是“干公安的”,对乡镇一级政府的情况肯定相当熟悉。也就是说,“隽儿”报考乡镇公务员前,应该是有心理准备的,是认“应届毕业生在基层必须待满两年”这个规定的。她如今抱怨在“一个鸟不下蛋的地方”工作,明显是“反悔”了。

而“隽儿”将该镇公务员说得腐败不堪,这种偏激表现,也不像一名刚入职的小女孩。虽然如“国家给这个镇拨了十万扶贫款,结果到村里只有七万,镇政府拿走了三万”具有一定的可信度,但“其他人,平均年龄45岁以上,什么事也不做,总在倚老卖老,成天就在那里喝喝茶,上上网,翻翻报纸,或者干脆不来”就不值一驳了。


拿脚底跟想一想也知道,一个30多人的镇政府,不可能就你“隽儿”一个人在做事,那你的权力也太大了。而同样在基层工作30多年的笔者了解的实际情况是,在镇一级政府,各种职能也是被分成若干个部门的,如果“隽儿”所在的部门三四个人甚至五六个人,其他人倚老卖老,事情都由“新来的”一个人干,还有那么一点点可信度,可说镇政府的30多人都不干事,打击面显然太宽了,明显与事实不符。


而这位女基层公务员称“一个40多岁的女的,他爸以前是个小干部,她连初中都没有毕业,先是在政府打杂,后来却转成了公务员,每天来政府溜达一圈就走了”就更是自相矛盾了。一名“小干部”的女儿初中没毕业就能转成公务员,转成公务员后至今还可以想上班就上班,可见该镇政府领导对干部子女的照顾已经失去应有的原则。可同样是干部子女的“隽儿”,这位县城“公安”的女儿,却“成天被他们当奴隶使唤”,难道这是明目张胆地打击“隽儿”她爹?


而这位女基层公务员自述“我上周就请了一个星期的假,不会扣工资,理由是我病了,事实上,是我失恋了”,也是自我否定“成天被他们当奴隶使唤”。


另一个自相矛盾的地方是,“隽儿”一方面将基层公务员说得腐败、无能、堕落,称“我敢说,这里的人,出了镇政府,去社会上就是废物”,却又下决心考“至少是个地级市”的公务员。我就要奉劝“隽儿”一声,你当初不敢考地级市以上公务员,应该是你自我感觉能力不够。换句话说,你目前的能力,也只配在这样的镇子里当公务员,还有什么怨天怨地的?


再说,地市级的公务员素质,就一定比乡镇级的高吗?这纯粹是扯淡,是对乡镇公务员的偏见甚至是无知的歧视。


在笔者的心目中,刊发该文的这家媒体一直是高、大、上的,可发出这样的文章,表明该杂志也在堕落。当然,如今堕落的媒体并非该媒体一家。就在上周,笔者在《官媒谣言漫天飞,谁来担责?》一文中就批评了多家制造违背常识的“假新闻”。


而该媒体的编辑们至少应该想想,每年那么多人报考公务员,也至少说明公务员职业还算蛮体面的。而此前某些媒体制造公务员“辞职潮”,也是毫无新闻操守的炒作。


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,目前的“基层女公务员”,不可能真的这么惨。该文渲染一名新入职的基层女公务员被包括领导在内的老同志们“当奴隶使唤”,似乎是想博得社会对基层年轻公务员的同情,但该文非理性地夸大基层组织的不堪,无节制地放大基层干部的腐败,又似乎是要挑起民众对基层政府的不满。我不想怀疑作者妖言惑众,抹黑基层,但作者至少是一叶障目。

评论:

路易大叔 2015-05-05 15:30
女人就是矫情